慕羽 (舞評人,舞蹈學博士,北京舞蹈學院副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舞蹈委員會會員) 與王媛媛認識二十年了,“我們是同學呀”!媛媛一聲感概。可不嘛,雖然不同專業,我們都是90年代中期在北京舞蹈學院求學的人。二十年前,她是北京舞蹈學院編導系的一名學生,也是舞院自主培養的第一代現代舞人。二十年后,現代舞班上還繼續從事現代舞的已經屈指可數了。 1994年,王媛媛與同學曾煥興(現為舞院教師)參加第六屆巴黎國際舞蹈比賽,表演王玫老師編創的劇目《紅扇》和《兩個身體》,共同榮獲了現代舞表演銀獎,是中國的現代舞人走向國際的一次很大突破。得知這個喜訊,那時作為中國教育電視臺的一名大學生主持人,我曾專門采訪過媛媛。媛媛向我講起了她從孩童時代就在北舞業余學舞的經歷。直到今天,這一切似乎還歷歷在目。 王媛媛再次引起我的關注并非是2001年她與張藝謀的跨界合作,雖然當年她和另一位海歸編導王新鵬受中央芭蕾舞團之邀成為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舞蹈編導,曾引起社會熱議。但我更看重舞蹈編導作為舞劇創作的核心,顯然,“燈籠”不是。 直到2007年,我在北京盈之寶劇場真正與王媛媛作為獨立現代舞人的作品相遇。作為開幕大戲,王媛媛創作的多媒體現代舞劇《驚夢——牡丹亭新記》在這里登場。這個劇場坐落于望京現代工業園區中,雖說帶出了幾分暖意,但仍顯得孤寂,有點“鋼筋水泥叢中一點紅”的感覺,甚至有些不合時宜,就像現代舞長期以來在許多中國觀眾中的印象一般。 不過,對于盈之寶劇場所提出的“演出前講解、演出后交流”的賞戲規則,我還是非常推崇的,因此作為第一部在此上演的作品,王媛媛的《驚夢》也有了國際語境的當代表演藝術所強調的觀演互動的品質,當然這只是一個開頭。 從這里,王媛媛作為獨立現代舞人邁出了新的一步!如今,第一個五年過去了,舞團堅守著自己的藝術追求,憑借連續創作的12部風格迥異的作品躋身于國際主流藝術平臺。 5年前,媛媛的團隊吸納了所有前來面試的舞者;5年后,媛媛的團隊吸引了中國杰出芭蕾人才的加盟,比如在最新舞劇《夜宴》中扮演哈姆雷特的吳炎就曾是中芭的主要演員和港芭的首席舞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