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舞蹈教師也不例外,他們是人類舞蹈文化的建設者和傳播者。舞蹈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到教學的質量,決定著舞蹈教育事業的水平和發展方向。因此,舞蹈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有所收獲。 “德”的方面 德,品德。舞蹈教師對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這就要求舞蹈教師應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要有堅定的教育信念,自愿付出辛勞,甘為人梯;具有崇高的職業道德,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把培育學生放在首位。 (一)崇高的敬業精神 崇高的敬業精神是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只有愛崗敬業,才會無私奉獻、精益求精。舞蹈中的每一個動作都需要教師反復的演示,并對學生做出深入的研究和修改,才能使學生得到科學、專業的舞蹈訓練。這需要舞蹈教師極大的耐心,如果沒有無限熱情和執著的追求,怎么能體會到舞蹈教育帶給自己的樂趣和成就感。 (二)高尚的職業道德 首先,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是為人師表的。舞蹈教師就應該嚴于律己、以身作則,處事要公平公正,為人要正直熱情,生活要樂觀向上,積極引導學生。其次,作為舞蹈教師既要熱愛舞蹈更要熱愛學生。因為學習舞蹈的學生不僅要思考、感悟,還要進行艱苦的基本功和動作訓練。這對他們是身心的考驗。因此舞蹈教師要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個學生,要寬容他們、關心他們。再次,要孜孜不倦,刻苦鉆研,不斷在舞蹈教學領域求得突破。 (三)無窮的人格魅力 一般來說,學生對老師有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通過舞蹈藝術教育可以直接培養人的榮譽感、自覺性、自制性、獨立性等個性品質,運用舞蹈教育特有的感染力和感應力可以促進培養完整人格的形成。這就要求舞蹈教師必須有相當的人格魅力、審美能力、分辨能力,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人格魅力。 (四)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教師承擔著提高全民素質、傳承人類文化的重要任務。舞蹈教師是整個教師隊伍中的有機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學生學習舞蹈文化藝術的職責,是人類舞蹈文化的傳承者。作為舞蹈教師應該肩負起光榮使命,把自己熱愛的舞蹈發揚光大。 “技”的方面 舞蹈教師的“技”包括綜合文化素質和過硬的專業技術,在日常教學中二者缺一不可。 (一)綜合文化素質 舞蹈教師應具備音樂、美學等方面的修養,這樣才能準確把握音樂的風格,搭配適當的舞蹈動作,為一種舞蹈組合,選擇適當的音樂來配合,使之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具備美學知識,才能將舞蹈動作和形體很好的結合起來,給人以美感。具備了豐富的文化底蘊,才會使舞蹈有了靈氣和生命。同時,作為一名舞蹈教師,要想把課上得有聲有色,就必須具備人文歷史文化常識。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舞蹈形式,創造了風格迥異的舞蹈文明。比如說民間舞蹈,就有深邃的文化內涵,是一種文化的支撐。正是有各種獨特的文化支撐,才使得民間舞蹈藝術經久不衰。 (二)過硬的專業素質 社會競爭日趨激勵,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使學生適應考試,而且要為社會培養綜合素質高的人才。舞蹈教師更是如此。他們不僅是教師更是理論家、表演家、演講家、領導者,是名地道的多面手。作為一名合格的舞蹈老師具備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教學能力和過硬的專業技能都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具備了這些基本素質,才能像奔流不息的小溪不斷向前。 (三)語言表達能力 如何讓學生更快更準確地接受教師的思想和知識,這就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語速要適中。在講解關鍵的動作和理論時,要做強調。如果需要學生交流、思考的時候要停頓。其次,聲音要清晰洪亮,盡量使每個學生能聽清楚。再次,講課要邏輯條理,層次分明,易于學生掌握。 (三)組織教學能力 舞蹈是一門以動為主的教學,但是卻要達到動而不亂的教學氣氛。那么,教師的組織能力最為關鍵。在組織教學中,舞蹈教師還必須要有示范的能力,那就是身教。舞蹈教育是一種通過肢體語言進行的教育。舞蹈教師是整個過程的執行者、引導者和貫徹者,是以講解動作的要領和以其動態表現來向學生傳授舞蹈知識的,學生也是在直觀的動態中學習、模仿。除此,還就要求舞蹈教師通過舞蹈中的肢體美、姿態美把生活中的自然美和舞蹈內涵表現出來,提高對學生的美育教育,激發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 (四)專業技能 教師的專業技能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是教學活動展開的基礎。作為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師必須不斷練功,扎實自己的舞蹈功底。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體會到整個動作應該注意的地方或整個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形成自己的心得體會,在教學過程中才會有感而發。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把發力點、動作要領等注意事項準確地告訴學生,避免學生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走不必要的彎路。 做一名合格的舞蹈教師,以上的素質條件只是基礎,還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的探索和創新。為了美妙的舞蹈,我們一起奮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