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舞蹈的目的是什么?一般來說,是讓孩子學多點東西,開發一下大腦,培養藝術素質,或者以后考舞蹈學院等。最重要的是孩子學會了堅持和鍛煉了耐性。以后做什么成什么。 總之,孩子能不能學下去,關鍵是家長有沒有讓孩子堅持。小朋友什么都不懂,大人讓學他就學。大人不管他,他就學不好或者干脆不學了。孩子到了學舞蹈的厭倦期,要靠家長多跟他溝通,多說道理,鼓勵他一定要讓他堅持下去,過了這一關,就沒問題了。下面來說一些要注意的問題,可以更好的幫助家長讓孩子繼續堅持下去: 一、 入門階段須培養堅持精神 幼兒的音樂、舞蹈教育半途而廢者不在少數,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毅力比學舞蹈本身更有意義。我們認為入門階段的啟蒙教育尤為重要。這一階段對幼小的孩子來說,受點皮肉之苦,形成一定的條件反射是有必要的,但不能當真或過火,適可而止,否則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對舞蹈產生反感,那將事與愿違,適得其反了。孩子在練習舞蹈過程中,由于幼兒的天性特點,注意力的短暫性,要耐心引導適當娛樂。還要嚴格訓導,我們常常會同孩子說,不是你學不好而受罰,是因為不堅持。每當孩子不集中精神之時,我們總是鼓勵她“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二、 隨時抓住孩子的閃光點,給予適當目標和積極的鼓勵保持良好精神狀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要隨時肯定幼兒每日、每階段的進步,努力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切不可只把學舞蹈作為一種單純的技能訓練,不然,幼兒舞蹈技能的提高與成人對他的期望之間的距離,永遠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常此以往,會在幼兒心理上蒙上陰影,對他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將造成極大的傷害,得不償失。小孩在練習舞蹈時家長要分階段給于一定的目標,最好是激發孩子學舞蹈興趣。實踐證明,孩子的精神狀態的好壞,決定了每天練舞蹈的質量和效率。 三、 培養自習自研能力提高成功感和學習興趣 引導孩子一定程度地去研究和感知舞蹈本身,以及以幼兒的視角理解舞蹈知識,鼓勵和引導孩子研究自身喜歡的舞蹈,每天練舞蹈時,都以欣賞的態度,盡管孩子的舞技還較幼嫩,但還因該由衷地去欣賞從孩子肢體上流出的稚幻的舞蹈。自孩子學舞蹈,我們創造一些舞蹈環境,如聽看舞劇和舞蹈碟片,潛移默化之中熏陶孩子,增加舞蹈感覺,在舞蹈的舞姿中提升學習興趣。 四、 開發智力與非智力因素,啟迪思維 幼兒初學舞蹈更多是靠模仿和感覺,而不是靠思維領悟,這是由于他們有限的理解力決定的,教師、家長、幼兒之間不斷的信息交流與反饋,可以增強幼兒的語言理解力,并把一些無意識的模仿行為變成有意識的思維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