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中國舞蹈十二天”自2012年初次與觀眾見面,就憑借高水平、多元化的舞蹈演出贏得了良好的口碑,為中國民族經典藝術、本土優(yōu)秀舞蹈作品提供了優(yōu)質的平臺。2014年,國家大劇院與中國舞蹈家協會合作,將該版塊升級打造為“青年舞蹈家展演計劃”,并創(chuàng)意引入“推薦人”制,由舞蹈領域極具影響力與號召力的名家進行“一對一”推薦,為青年舞蹈家的優(yōu)秀作品“領航破冰”,實現中國舞蹈領域的“傳幫帶”。經過2014年的演出,趙梁、柴明明等一批優(yōu)秀的年輕舞蹈家在這個舞臺上被更多觀眾所了解、喜愛。 今年7月,該版塊蓄勢再發(fā),國家大劇院特邀趙汝蘅、羅斌、劉敏、金星、黎海寧、高度六位在舞壇極富影響力的領軍人物出任“推薦人”,為觀眾力薦六位杰出青年舞蹈家及他們的原創(chuàng)作品。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兼國家大劇院舞蹈藝術總監(jiān)趙汝蘅對青年舞蹈人才十分關心愛護,本次她將親自為青年舞蹈家李俊作品《白蛇人間》擔任“推薦人”。中國舞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羅斌推薦了優(yōu)秀青年舞蹈家張蓀,他將呈現的作品是與海峽兩岸藝術家共同創(chuàng)作的《古城》。 由中國舞協副主席、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劉敏推薦的青年舞蹈家蘇鵬曾主演了國家大劇院原創(chuàng)舞劇《馬可波羅》,本次他將帶來編舞作品《花生》。劉敏說:“有才華的年輕人需要一個展現才華、綻放個性魅力的機會,但往往苦于沒有平臺”,而大劇院“舞蹈十二天”正是這樣一個寶貴的平臺。上海金星現代舞蹈團團長、著名舞蹈家金星在去年的“中國舞蹈十二天”中就曾直言愿意“承上啟下”,助力年輕人的發(fā)展,為現代舞的推廣和普及“搖旗吶喊”。今年,她誠意推薦的是憑借東方衛(wèi)視《舞林爭霸》節(jié)目為觀眾熟知的青年舞蹈家張傲月及其編舞作品《那里的花》。 曾被云門舞集林懷民譽為“獨步中國舞壇”的香港著名編舞家黎海寧也將特別推薦青年舞蹈家邢亮及他的編舞作品《舞雷雨》。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系主任、教授高度在剛剛落幕的國家大劇院第三屆北京國際芭蕾舞暨編舞比賽擔任編舞組評委,此番他推薦的是古麗米娜麥麥提新疆風格濃郁的舞蹈作品《古麗米娜》。高度表示,中國的編舞人才不斷涌現,水平不斷提高,也希望通過“中國舞蹈十二天”演出版塊,能夠讓更多人關注、熟悉編舞體系和舞蹈家們的作品。 自7月31日起的一個月的時間內,6臺12場青年舞蹈精英們的原創(chuàng)舞作將輪番登場,掀起一陣夏日“舞蹈旋風”。31日晚,蘇鵬作品《花生》將“打頭陣”,用舞蹈語言講述一個輕松幽默、溫暖質樸的生活故事。談到創(chuàng)作初衷,蘇鵬說:“花生一個果殼兩個果仁,好似一個家住著的你和我,這就是樸素幸福的象征”。青年舞蹈家張蓀則攜手海峽兩岸藝術家將共同打造的舞作《古城》搬上舞臺,用舞蹈在“古城”中搭建一條“時空隧道”,連接起幾段關于他鄉(xiāng)和故鄉(xiāng)的情緣。 同樣是以肢體語言抒發(fā)情感,備受大眾關注的年輕舞蹈家張傲月選擇將目光投射到自己的內心,將面對大千世界時的迷茫與堅定都融入作品《那里的花》。以曹禺名著為題材的《舞雷雨》由邢亮與鄧樹榮、梅卓燕聯合編作,透過舞者的肢體展現角色間復雜的矛盾與沖突,配合具有強烈時代感的服裝及布景設計,醞釀出超越傳統戲劇的強烈張力。而由新疆青年舞蹈家古麗米娜麥麥提帶來的作品《古麗米娜》則充滿少數民族色彩,“花之情”、“花之戀”、“綻放”三個篇章呈現出當代新疆民族舞蹈濃郁的風格特征與時代氣息。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明星舞者李俊的《白蛇傳》將為本次“中國舞蹈十二天”精彩收官。作品以家喻戶曉的傳說為藍本,用芭蕾語匯深入呈現人物心靈,講述一段生生世世、海枯石爛的凄美愛情故事。 “中國舞蹈十二天”演出安排:劉敏推薦 蘇鵬作品《花生》演出時間:7月31日-8月1日 羅斌推薦 張蓀作品《古城》演出時間:8月4日-8月5日金星推薦 張傲月作品《那里的花》 演出時間:8月11日-8月12日 黎海寧推薦 邢亮作品《舞雷雨》演出時間:8月14日-8月15日 高度推薦 古麗米娜麥麥提作品《古麗米娜》演出時間:8月25日-8月26日 趙汝蘅推薦 李俊作品《白蛇人間》演出時間:8月28日-8月2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