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禹彤診療:編舞者基礎問題三 ——“我感覺到了,卻做不出來” 問:萬老師,你好!我是個初學編導的學生,在目前的學習過程中有個困惑:當老師講解某種技法時,我能明白老師所說的,自己也有感覺,但卻做不出來,無法讓身體體現出來,這是為什么?我該如何去解決呢? 答: ①“感覺到了,卻做不出來”這種情況其實就說明你對老師所說還沒有進行到體會之中,實際上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懂得。如果你有體會后的懂了,你的身體自然就能體現出來,其后才能說你做的程度怎樣(感覺好或不好),但絕對不是“做不出來”的概念。換句話說,你只在概念中懂,這才是事物進行的一半,它對你來說只是一個空泛的知識,只有把知識通過體會和體驗,才可能成為你的能力,知識才真正起作用。 ②從另一個角度講你的感覺是對的。你對某種技法是有感覺的,但那是最淺層、模糊的,舞蹈的特性就是用身體去體現并在視覺上呈現,而不能只停留在“感覺”這個層面。感覺是潛在技法之下的,有感覺后需要通過方法來呈現感覺,這就是技法。 給你一味最直接、簡單的處方:就目前這個階段不要著急“好”,要多做。放開去做,大量做,心態不要只停留在“感覺上”。做的過程中不斷反思,“做”與“思維”要不斷交替。這一時期非常重要,它會影響你對自身能力和該不該做這一行的判斷。需要你有毅力來做自身的后盾,才可能有結果。換言之,學習的精髓就是:在“做”的過程中去懂得→發現(新問題)→再做→再發現的循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