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問題愈來愈受到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對于如何促進青少年的全面智能發展,國家教委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改革方針和教育理念,新的教育理念更是強調要以培養人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促進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發展。 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就曾在上世紀80年代提出過關于智能發展的重要理論。近20年來,不僅在心理學界產生了深遠影響,也在教育領域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在各門的學科教學中也引發了許多新的探索。最重要的是,這些探索都強調本學科對促進其他學科能力的作用,同時注重通過與其他學科的滲透與結合使本學科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其中就包括了舞蹈教育。 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各種不同領域,這些智能具有相當的獨立性,而在人們的實踐活動中常常是結合在一起發揮作用的。在這些智能的發展過程中,互相影響、互相滲透是非常廣泛的。在教育上,一方面應當根據個人的能力發展的獨特的優勢領域和弱勢領域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另一方面應當改變以前的不同學科分別以特定的智能發展為目標的分工模式,轉向各個學科都圍繞發展多元智能的整體目標來設計和實施教學內容。最早的教育家之一柏拉圖清楚地意識到全面教育的重要性。而舞蹈教育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更是這一實施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首先就文化藝術的歷史傳承性而言,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舞蹈教育傳統。有關中國上古時代的舞蹈教育記載已屢見史籍。至一些偏遠或不發達地區,除了主科教育,其他藝術教育更是為零,又何來舞蹈教育。就算在一些較為發達的城市也存在不重視普及舞蹈教育的現象。造成這一現象最直接的原因是沒有確定舞蹈教育在整個國民教育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其實在舞蹈教育中,舞蹈能力也是控制肢體完成動作的能力,即身體運動智能,它本身就是重要的智能,就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舞蹈活動對多元智能的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貢獻。例如,舞蹈能力對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有相當的促進作用。有關研究證明,在校有舞蹈特長或其他音樂特長的學生并不像以前人們所認為的玩物喪志或不務正業,相反這部分同學無論在學習成績或是在組織能力上都大大超過其他同學。這些都顯現了舞蹈智能的發展不僅對于音樂智能和身體智能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對于自我認識智能和人際關系智能的影響更為顯著。有關專家認為:在舞蹈和舞蹈教育的諸多價值中,最重要的是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及與此相連的獨特的情緒體驗。舞蹈教育可以發展學生的自我同一性和自學心,擴展表達力和影響力。 將舞蹈作為一門既健美人的體魄,又陶冶人的性情;既闡揚人的藝術個性特點,又培育人的集體團隊理念的獨立學科,鄭重列入國民教育系統之中。只有這樣,才能使舞蹈教育既名正言順又理直氣壯地登上高等教育的大雅之堂,占有本應占有的教育領域的一席之地。 上海師范大學舞蹈系 08舞蹈班 朱璟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