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是以經過提煉、組織、美化(節奏化、造型化、虛擬化)了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來塑造舞臺藝術形象的藝術,舞蹈著重表現的是那些語言文字或其他藝術表現的人們內在深層的精神世界——細膩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鮮明的發生,以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和自然內部的矛盾沖突。由于舞蹈在一定的空間(舞臺或廣場)內,通過連續的人體動作過程、凝練的姿態表情和不斷流動變化的隊形畫面,結合音樂、舞蹈美術(服裝、布景、燈關、道具)等藝術手段來塑造藝術形象,因此,舞蹈是一種空間性、時間性,并帶有一定綜合性的藝術表現形式。 舞蹈藝術是伴隨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勞動同步產生,并成為人類歷史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門最早形成的藝術形式之一。同樣,藏族舞蹈也在民族的心理素質和審美理想的基礎上,伴隨著藏民族的形成發展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審美內容。 舞蹈藝術是每個民族開創時間最早,歷史延續時間最長,流傳范圍最廣,最能直接表現情感的一門藝術,也是每個民族歷史發展中最具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審美情趣的一門藝術。任何一個民族或部落的人們,當聽到他們最熟悉的音樂或舞步聲時,都會情不自禁產生興奮情緒,并傳達給身體各部位,各關節,隨著舞律的變化,身體便自然舞動起來,這就是這個群體審美意識的一種本能的具體表現。同樣,要求舞者也在舞蹈時表現詩情畫意,融詩舞于一體,有歌就有舞,以詞帶情,以姿保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 《知識總匯》對舞蹈者的形態要求有: 上身動作像雄獅,腰間動作要妖嬈。 四肢關節要靈巧,肌腱活動要松馳。 全身姿態要柔軟,表演表情要傲慢。 舉止要像流水緩步,膝窩曲節要顫動。 腳步腳尖要靈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壯。 從以上舞蹈時對身體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難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學思想。形體美,韻律美,動作和諧運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舞蹈者的全身要求在民謠和古籍中的論述也較多。如女性“全身姿態要柔軟”、“體態輕捷如身上無肉,舞姿柔軟如腰上無骨,從背景看好像沒有臀部,從前看好像無腹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壯”。形體是舞蹈藝術的表現工具,那么怎樣的形體才算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在藏族古籍和歌謠中反映出來的舞者的形體要求就華麗著藏民族的審美意識,同樣也是藏族舞蹈的審美特征之一。 在黑格爾(1770—1831年,德國古典唯心主義哲學和美學的集大成者。)的美學體系中,有審美是處于中心地位的。在他看來,美不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美在自然中的顯現是不完善,不充分的,只有在藝術中,美才得到完善而充分的顯現,藝術美高于自然美。所以,他認為美學應該主要研究的藝術美。 藝術語言不僅比日常語言在表述客觀美的物象中更具有獨創性的隱喻性,并能打破常規的意義組合而成一種新感性的形式,而且這種有生命、有精神,透明性的藝術語言,創造出具有典型意義的藝術形象,使之被現實生活所遮蔽的“美”的存在,得以生動鮮明地涌現出來,作為審美對象的舞蹈作品中活的形象不同于生物學意義的生命現象,生活形象是藝術家推廣技法語言將形象整合在了審美主體的意蘊當中了,是藝術家審美主體的生命內容在作品里的張揚,從而也使審美作品中的形象,成為了自己生命內容的體現,這是言、句、意所構成的多層次結構的一種審美。 舞蹈作為人體語言,它具有這樣幾個藝術表征: 舞蹈是動態的重型藝術。舞蹈與其他藝術形式的最大不同是它要通過人體動作來塑造形象,動作姿態成為舞蹈特有的語言和語匯。正因為這樣,舞蹈藝術素有“活的繪畫”、“動的雕塑”的美譽。舞蹈藝術的動態造型必須是人類內心情感的載體。舞蹈“舞”的是情,它需要凝“情”于“型”。優美的舞蹈應該是一張一弛必有意,一動一靜總關情。它運用瞬息而過的姿態,不斷變換的空間位置,在不停地流動變化中創造出一種動態與靜態的交織的美,通過姿態與姿態之間的連續,傳遞出感情的豐足信息,完成意念的表達,從而引起觀眾的理解與共鳴,達到其審美的效果。 舞蹈藝術的虛擬性。 舞蹈的虛擬性是人體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需要,舞蹈是來源于生活,有其生活依據的。許多舞蹈動作都是來自勞動生產和日常生活實踐,它們經過一定的藝術加工而進入了舞臺,有了夸張和變形,從而具有了更高的概括性和典型性。《天鵝之死》的編導米哈依爾·福金曾說:“這個作品后來成了新俄舞蹈的象征,它實際上證明了,舞蹈不單純是悅目的玩意,而應該是通過視覺進入到靈魂深處的藝術。” 舞蹈藝術的柔情性。 由于舞蹈具有柔情的優勢,所以便有了“柔情舞蹈”,即無情節、無人物活動線索,僅僅以柔情的方式來表意的舞蹈。這種舞蹈完全靠舞蹈感覺,如呼吸的感覺、肌肉運動的感覺、肢體與軀干活動的感覺等,來表達人的各種復雜情感。 總之,舞蹈可分為生活舞蹈和藝術舞蹈兩大類。生活舞蹈多指與人們日常生活有直接聯系、形象比較簡樸、易于人們學習、具有廣泛群眾性的舞蹈活動,包括習俗風情舞蹈、宗教舞蹈、社交舞蹈、健美舞蹈;藝術舞蹈多指舞蹈家通過對社會生活的觀察體驗,并經過選擇、概括、集中,進行藝術創作,具有主題深刻、形象完整和較高技藝水平,塑出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由舞蹈演員表演、供廣大群眾觀賞的表演性舞蹈。 (作者單位:青海省黃南州民族歌舞劇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