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娛樂專稿(圖文/胡夢瑩) 《中國好舞蹈》的導師席上,“中國好媳婦”海清展現了不同尋常的熱辣風貌。眼見舞者起舞,她經常難抑澎湃,甚至激動起身狂扭小蠻腰。6歲學舞,期間吃盡苦頭,最后卻因傷淚別舞臺,海清的這腔未竟的舞蹈夢,終究在臺上一發不可收拾。在接受騰訊娛樂獨家專訪時,海清回顧了那段珍貴的舞蹈生涯。 而對于節目中那么感性,她坦言自己是沖動型評委,所以時常被舞蹈的激情感染而忘乎所以。盡管如此,那些賺人熱淚的好故事卻很難打動她,“舞者用作品說話,舞蹈勝過一切故事。” 對好故事免疫 舞者用作品說話 在《中國好舞蹈》之前,很少有人知道,“媳婦專業戶”海清最初是專業的舞蹈演員。后來徹底轉行投身影視圈,兜兜轉轉,到如今終究再次與舞蹈有了牽絆。海清感慨,自己真正“出山”的一大原因是,她認為中國的舞蹈行業出問題了,希望可以改變現狀,“舞蹈不能像京劇那樣變得越來越小眾,而是要貼近觀眾”。對于節目中的好故事,海清并不像郭富城那么青睞,她堅持舞者用作品說話,舞蹈勝過一切故事。 騰訊娛樂:為什么這次會答應當舞蹈節目評委? 海清:我希望在這個舞臺上能給予那些舞者一些不同的東西,這個舞臺可能只是一個開始,不是一個結束,我到這個舞臺,沒有想我一定要帶出一個冠軍或者亞軍來,只是想改變一些什么。我曾經是一個舞臺演員,那時我就有一些擔憂,舞臺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特別想把它拉回來,讓舞蹈更加純粹一些。但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做,也許有的時候我會有一些想法和其他導師一起聊,我覺得我們會有一些契機,可能會多多少少改變一下舞蹈的現狀。我一直認為專業和非專業之分讓舞蹈離我們特別遠。我6歲進舞蹈學校跳到18歲。我離開后不愿多說這個行業,但我一直留意各種舞蹈大賽,我覺得現在舞蹈越來越高端了,本來舞蹈就不像唱歌那樣受眾面那么廣…… 還有主要是目前中國舞蹈行業發展方向上出現迷失,希望可以改變現狀。那么多父母把孩子往這個行業里送,但實際上舞蹈這個行業的飽和度已經很高了,學成之后又能如何?很多很優秀的舞者現在只能以當伴舞來謀生,而且也是前途渺茫,舞蹈不能像京劇那樣變得越來越小眾,而是要更貼近觀眾,比如可以加入多媒體的支持。 騰訊娛樂:從舞蹈的專業度來說,另兩位導師稍強一些。你對于選手的評判標準是什么? 海清:我一直認為舞蹈沒有專業和非專業之分。我6歲進舞蹈學校,跳到18歲,舞蹈伴隨我整個青春。離開后學校后,我一直留意各種舞蹈大賽和節目。我覺得現在舞蹈越來越高端了,它在生活中出現頻率不那么高,不像唱歌的受眾面這么廣。我來這里就是想探討舞蹈到底出了什么問題。 騰訊娛樂:金星一直挺“毒舌”,會擔心因為意見不合她向你開火嗎? 海清:好奇怪,我們驚人的“合”,我沒看過金星老師的節目。第一次錄完節目后,節目組很緊張地問我,我說,“很好,我很喜歡她,我很愛她。”因為我覺得她好簡單,我喜歡真實的東西。而且她感覺太準了,我們幾個人對舞蹈的認知基本在一起層次上,所以我們的溝通沒什么問題。其實很簡單,如果一個人在顯擺、炫技,那種感覺很清楚,因為臺上就一個人在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