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ttach]149418[/attach] [attach]149419[/attach] [attach]149420[/attach] [attach]149421[/attach] [attach]149422[/attach] [attach]149423[/attach] [attach]149424[/attach] [attach]149425[/attach] [attach]149426[/attach] [attach]149427[/attach] [attach]149428[/attach] [attach]149429[/attach] [attach]149430[/attach] Mark olich將攝影的豐富細節與繪畫的狂放線條相結合,營造出一幅幅如畫如影的印象芭蕾。 出生于1974年,學習繪畫出身,后轉入攝影領域,完成了兩部具有代表性的攝影作品《劇場速寫》和《幕后芭蕾》,作品均以描寫芭蕾舞為主,在世界范圍內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作品被多家機構和個人收藏。 俄羅斯攝影師馬克· 奧利奇(Mark Olich)的故鄉圣彼得堡是俄羅斯芭蕾舞的搖籃。俄羅斯芭蕾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奪目的藝術瑰寶之一,圣彼得堡獨特的芭蕾風格反映出了這個城市的獨特魅力。在圣彼得堡芭蕾舞演員的舞蹈中,形體的和諧像“水城”的河流般柔軟而富有韌性。芭蕾舞將這個“北方之都”詩一般的美景以及有著清傲氣質和高貴血統的藝術家神奇地融合在一起。 早在前蘇聯時期,馬琳斯基劇院的基洛夫芭蕾舞團就因其將傳統和創新成功地結合而聞名于世。這個來自圣彼得堡的芭蕾舞團在紀律上也進行軍事化管理:沒有任何軍事操練能像這些天鵝的復雜的造型那樣準確無誤。每個芭蕾舞者都能做出其他人的舞蹈動作,他們上半身的舞蹈動作能做到一模一樣。這為他們幕后的受訓生活添加了傳奇色彩。 馬琳斯基劇院的俄羅斯芭蕾舞者們,在舞臺的燈光下綻放,舞者的一顰一笑都如此典雅別致,身上灑落的余暉都能吟唱出柴科夫斯基的樂章。馬克· 奧利奇的靈感來源于這個傳奇的馬琳斯基劇院的芭蕾舞者,他用自己的攝影語言創作出了一系列耀眼的芭蕾舞精靈的相片。 她們浪漫的舞步背后是辛苦的訓練,從奧利奇的《劇場速寫》和《幕后芭蕾》等系列作品中,舞者們熬夜苦練的情景,或是排練與中場休息時的鏡頭,向我們透露了那些童話中走出的女孩們的幕后故事,甚至還有些隱藏其后的秘密。攝影師的畫面注重形式感,將芭蕾舞的美好不遺余力地渲染到極點,而那些背后的辛酸與汗水,只有在一個個完美的瞬間中自我揣度了。因為正是這些舞者們完美的表演和團隊的和諧使得芭蕾舞劇成為最榮耀的經歷。 奧利奇的攝影作品中以跳芭蕾的女孩為主要拍攝對象,同時作為一名畫家的他,將畫面與油畫作品相融合,使得真實影像猶如藝術沙龍照般柔美。他將紀實影像拍得如夢如幻,對劇場光線的純熟運用,對周圍環境的熟悉,使得他的每一幅作品無論從構圖、角度還是光線,都那么精確細膩又渾然天成。宛若攝影師悉心安排下的一次偶遇,或是畫家筆下的唯美瞬間。對芭蕾舞蹈者而言,他們的榮譽遠比華美的外表重要。 |